亨利•马蒂斯的“一生一次”与“一次一生”
伦敦有你想要的一切,它即可以营造出一种氛围让人们不分昼夜,尽情地享受生活种的各种乐趣;同样它也可以在某一角,褪尽一切尘世喧嚣繁华,异样的静谧与安详。正如坐落于泰晤士河南岸,与圣保罗大教堂隔岸相望的泰特现代美术馆,伴着潮涨潮落的河水,穿越时空的隧道,呈现不同时期的艺术精品,为参观者带来一种全身心的空间体验。
泰特现代美术馆“一生一次”主题展
2014年3月17日至9月7日,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为亨利•马蒂斯晚期作品筹办了主题为“一生一次”的展览,展出马蒂斯使用彩色纸和剪刀制作的杰作。野兽派大师马蒂斯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大家,今年正逢马蒂斯逝世60周年,世界各地的纪念活动络绎不绝。而泰特的这个展览破天荒地吸引了56万多观众,成为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展览。约120件马蒂斯后期制作的彩色剪纸艺术品第一次集体亮相此次展览,包括:“The Snail (1953)”、“Memory of Oceania(1953)”以及长约10米的“large composition with mask (1953) 等。
亨利•马蒂斯,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他与毕加索被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
亨利•马蒂斯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这样的成功也许不是偶然,吸引观众的除了马蒂斯晚年鲜为人知的精彩的剪纸作品本身,应该还有其作品背后所蕴含的精神。作为泰特现代美术馆的重磅展览马蒂斯在1937到1954年间创作的作品,可以说剪纸也是在他逝世前的时候伴随他的艺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由于健康原因,他只能坐在轮椅里或卧床不起,并不能够继续绘画。取而代之的是他开始用纸做实验,将纸涂以大胆的色彩和裁剪塑形。这项技艺被用在了他的很多著名的作品中,包括《伊卡罗斯》(Icarus,1943)、《蓝色裸体》(The Blue Nudes 1952)和《蜗牛》(Snail 1953)。
马蒂斯独创彩纸剪贴的绘画与雕刻形式,调和了形色简约与纯粹平衡的艺术风格,缔造一个辉煌年代。本次展览也成为泰特现代美术馆史上最受欢迎的展览。
马蒂斯的为艺术转折的“一次一生”
马蒂斯早年从事法律事务,23岁一次意外,让马蒂斯邂逅了艺术,并一生都在为追求艺术带来的平和与纯粹而努力。
普通的家居、植物、场景......马蒂斯竭力捕捉美丽、和谐与愉悦的一刻,打造自己的室外桃园、牧歌式生活,在艺术史中,建立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他的每一次创作都让人深受感动,即便在生命即将离去的晚期,马蒂斯利用剪纸进一步发展了他绘画作品中那种装饰风格的优美韵致,创造了一种神话般的如梦似幻的境界,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明朗而欢快。
现任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国际现代艺术策展人尼古拉斯·卡利南(Nicholas Cullinan )说:“这些作品富有非凡的前瞻性,与其说它们是绘画作品,还不如说它们是当代装置艺术品或环境艺术品。它们将线条和色彩融入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看更像是一件件雕塑作品。”
一次的转生,让马蒂斯为艺术贡献出一生的心血,也用他特有的天赋提醒我们没有比懂得满怀希望更重要的事情。
文章参考自99艺术网等相关网站,特此鸣谢!
本文由一百一万编辑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描二维码,关注一百一万微信订阅号!